謝伏瞻:“旋轉門”內外
  兩進兩出智庫、兩次涉足官場,作為專家型官員的謝伏瞻從執掌一國統計數據到主政一方,上演了一場中國式“旋轉門”。如今作為河南省長的他,又將交上一份怎樣的答卷?
  文|《小康》記者 尤蕾
  直到59歲這年,謝伏瞻才第一次離京赴職。
  2013年4月3日,老外交部大院,謝伏瞻選擇了這樣的開場白:再次來到這裡,感覺特別親切。前一天,河南省長成為他的新身份。而自1986年起,謝伏瞻在老外交部大院內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供職20年。2007年1月25日,謝伏瞻以國家統計局局長身份面對中外媒體的“長槍短炮”亦由此開端。
  謝伏瞻的省長“首秀”地點顯得格外熨帖。長久以來,被定位於智庫重量級角色的謝伏瞻,顯然對智囊生涯更為適應與熟悉,此番借主場之利,推介鄭州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把中央這份大禮帶回河南,無疑是他在兩種身份轉換中最先找到的交集。
  稍研究謝伏瞻的履歷便不難發現,他是從智庫中提拔出來的高級官員,與諸多官員退休後進入智庫發揮餘熱的路徑截然相反。迄今,謝伏瞻兩進兩出智庫,兩次涉足官場,從執掌一國統計數據到主政一方,上演了一場中國式“旋轉門”。
  只是,謝伏瞻在“旋轉門”內外,總是低調,低調再低調。
  渴望務實,成為現實
  2006年10月12日,在國家統計局局長位置上僅坐了7個月的邱曉華被免職,“上海社保案”成為其落馬主因。隨後中組部在統計局內部召開會議宣佈,時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的謝伏瞻接棒統計局,邱謝二人可能並未想到僅在同一年,他們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場合竟有了兩次際遇交會。
  據一位不願具名的統計系統內部人士介紹,最初他們對謝伏瞻的“空降”感到不可思議。“邱曉華被免職當天上午還召開了一次會議,沒有看出任何跡象。當天下午中組部就宣佈了繼任局長名單,一個沒有任何統計經驗的學者空降統計局,我們還是覺得很突然。”該人士說。
  有媒體公開報道,謝伏瞻本人也對任命感到“突然”。然而,他早在當年4月接受採訪時就表達了對“務實”工作的渴望,而被任命為統計局長似乎可以看做命運對他的成全。
  更為巧合的是,那次採訪也是謝伏瞻與邱曉華在2006年的第一次交集。
  當年,在北京大學百年大講堂舉辦的一場頒獎典禮中,邱謝二人同為受邀嘉賓出席。此次活動中,鳳凰衛視主持人胡一虎提問謝伏瞻,如果可以選擇,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在我充滿選擇渴望的時代,我們缺少選擇的機會。當現在充滿選擇機會的時候,又渴望下降。如果讓我做出選擇的話,我過去的二十多年中,是做政策研究,務虛。如果今後有選擇的機會,可以選擇務實,最後能夠成為一個最受尊敬的企業家。”謝伏瞻的“渴望務實”在6個月後成為現實。
  只不過,“務實”並不簡單。統計數據指向了國家宏觀調控方向,而謝伏瞻出身於自動化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宏觀經濟政策、公共政策、區域發展戰略與企業改革等。當年,很多人對謝伏瞻的專業背景持有懷疑,比如上述統計系統內部人士就曾擔心,謝伏瞻工作經歷單一,長期的智囊角色難免讓其帶有更多學者氣,再加上缺乏統計工作經驗,他能否理清龐雜的統計數據還未可知。
  而彼時的謝伏瞻亦感到身上擔子不輕。他在接掌統計局一個月後,在一次慶典活動中坦承,當年朱鎔基總理“不出假數”的四字要求讓他實感統計工作不易。“對國家忠誠”、“對人民負責”、“不看領導臉色行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似乎可以看做謝伏瞻的就職宣言。
  作風“穩、準、狠”
  國家統計局是負責國民經濟數據統計與核算的重要機構,需及時準確地提供高質量數據,宏觀調控的方向與措施擬定都要以其經濟數據“馬首是瞻”。在學界一直存在此類觀點,統計局越來越被要求直接充當政府參謀,為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提供依據。
  長期跑統計局“條線”的記者對於謝伏瞻給統計局帶來的變化恐怕更為敏感。謝伏瞻履新局長的第一個月,國家統計局對於宏觀調控的提法就發生了微妙改變,僅一月之隔,“宏觀調控初顯成效”替代了“已經見到積極成效”。該記者發現,與謝伏瞻的交流基本都是在新聞發佈會現場,他很少接受採訪,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卻特別認真,條分縷析,且用詞謹慎。“穩、準、狠”作風,將其長期從事政策研究的審慎與專業氣質展露無遺。
  2007年末,通脹加劇,謝伏瞻治下的國家統計局向中央提出“兩防”的經濟建議,即“防止經濟由偏快轉過熱,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變成明顯的通貨膨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採納該建議,新一輪從緊調控由此展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研究會副主任王慧炯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力挺”謝伏瞻:“我們研究中心有一群人,包括謝伏瞻在內,都是理工出身,所以我們主張的經濟分析都是在數字的基礎上。”
  謝伏瞻曾與王慧炯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共事。謝伏瞻1986年進入該中心,而在前一年,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中心、價格中心剛剛完成“三合一”,定名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八〇年代:中國經濟學人的光榮與夢想》一書的作者柳紅,對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體改委等當時主要參與政策建議,或者是影響決策的智囊機構曾評價道:“我覺得老一代的經濟學家在對於改革的說法、概念上的努力,有點像愚公移山。靠他們一點一點的努力,中國改革就是這麼推動的。大家其實享受著改革好多的成果,就是從那裡起步的。”
  浸潤其中,從32歲到45歲,謝伏瞻一直從事一線研究,他曾為“房地產稅制改革”課題組負責人,其研究成果成為有關部門重要決策依據。2006年,他與同事以中心課題組的名義在《中國發展研究》雜誌上發表論文,探討物業稅推進。從45歲到52歲,升任副主任的謝伏瞻完成了一個經濟學者向管理者的轉變。
  顯然,作為官方高級智庫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經歷給了謝伏瞻在官場施展學養的底氣。2007年,延續十年的縣域經濟百強縣評選被統計局取消,此舉與當今不再以“GDP”論英雄的思路高度相似。
  回歸智囊
  擔任統計局局長一年半後,謝伏瞻職務再次出現變動,他親自在統計局內部公佈了自己即將卸任局長的消息。而此後出任國務院研究室主任一職,讓業界及媒體普遍解讀為謝伏瞻回歸智囊。
  上述統計系統人士認為,與統計局相比,國務院研究室應該更適合謝伏瞻。即便謝在統計局時也有讓人叫好的改革動作,但謝伏瞻對於CPI的幾次公開解讀還是不能讓業內人充分信服。
  據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確定的CPI預測目標為4.8%。謝伏瞻擔任統計局長後,公佈的CPI數據呈上升趨勢,在他卸任前一個月,該月CPI增速達8.5%。
  不過亦有觀點認為,謝伏瞻擔任局長時日尚短,一些改革效應還未來得及顯現。
  高調CPI數據背後的謝伏瞻行事依舊低調,他的作風似乎與國務院研究室的氣質暗合,低調而不簡單。
  作為高層核心智庫,國務院研究室一直在形成政府施政報告時,擔任主筆角色。政府工作報告資深起草人劉樹成介紹政府工作報告出台幕後過程時提到,政府工作報告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基礎上起草的,而經濟工作會議籌備過程中,有三個起草組同時工作,其中之一是謝伏瞻領銜的國務院研究室,負責組織總理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謝伏瞻被“召回”智庫,恰逢時任總理溫家寶的第二屆任期伊始,有分析人士稱,此刻的謝伏瞻滿足該屆政府對智囊的幾乎所有要求。謝伏瞻在經濟領域的建樹一直備受肯定,尤其在宏觀經濟研究方面。他兩次獲得中國經濟最高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大公報》對此評論稱,獲獎者均為權威學者,兩次獲獎者更是鳳毛麟角。
  對於宏觀數據參與中央宏觀調控的實戰經驗亦為謝伏瞻加分不少。畢竟,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對於數據整理與萃取水平要求甚高,同時對於透過數據看宏觀經濟形勢的敏感感知與預測能力也需儘量精準。
  從2008年到2013年間,國務院研究室主任謝伏瞻幾乎參與起草了溫家寶所有重要講話,參加了十七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文件和“十二五”規劃綱要的起草工作,並組織起草了2009年至201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旋轉門”譜系
  “從今天起,我就是河南人,河南就是我新的家鄉,我與河南人民就是一家人了,今後我們將風雨同舟,榮辱與共。”2013年3月20日,謝伏瞻出任河南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空降”中原。
  4月2日的河南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上,謝伏瞻全票當選河南省長,在履新感言中他承諾:“為全省人民謀福祉,為中原崛起、河南振興貢獻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力量。”
  習慣了幕後的智囊生活,謝伏瞻再次面對輿論關註時,正以河南省長身份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中原之夜”。在老外交部大院內,謝伏瞻努力推介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
  去年3月7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的文件得到國務院正式批覆,這標志著,鄭州航空港區成為全國首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
  河南地處中原腹地,在東部沿海領跑與西部大開發戰略下,中國經濟版圖上出現了一塊“中部塌陷”的窪地,人口第一大省河南正處在其中的中心地帶。隨著全國經濟結構戰略轉型的推進,河南經濟發展的“保守觀念”受到強烈衝擊,該省提出了“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總體戰略,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抓手,闡釋了其在中國經濟“第四級”中的角色。
  謝伏瞻履新一年來,正是在努力踐行河南崛起的理想。
  鄭州航空港引來了富士康,此後美國UPS、聯邦快遞、DHL、菜鳥科技等物流巨頭,中興通訊、中國聯通等通信集團,京東商城、噹噹網、阿裡巴巴和亞馬遜等電商,東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將與航空港建立長期戰略合作。
  鄭州機場已開通全貨機航線23條,其中新開14條,旅客吞吐量增長12.6%,貨郵吞吐量增長69.1%。鄭歐國際貨運班列開通並實行常態化運營,實現每周1班,貨源地覆蓋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主要經濟圈和東北地區;圍繞航空物流、高端製造、現代服務業等主導產業,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48個、總投資1516億元;實驗區生產總值增長32.4%。
  事實上,謝伏瞻“空降”河南之初,就已明確了治豫思路。在3月20日河南省幹部大會上,他就明確指出,按照《中原經濟區規劃》和河南省第九次黨代會的部署,把一張好的藍圖繪到底。
  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謝伏瞻表示,他對河南的瞭解在逐步加深,河南全省正在加快實施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規劃。
  謝伏瞻在河南才剛剛開局,“他究竟能給當地帶來多大的福祉,最終能給中央和民眾交上一份什麼樣的答卷,我們暫時不得而知。”評論家、資深媒體人羅豎一如是說。
  而縱觀近年來官場佈局,“旋轉門”正在成為政壇一道風景。“旋轉門”在美國智庫與政府的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傾向於在智庫中選拔任用官員,而官員也會適時到智庫中變身智囊。顯然,謝伏瞻是中國“旋轉門”譜系中的一員。
  2010年民政局救濟司司長王振耀棄官從學,任職北京師範大學,引起了人們對於“旋轉門”的興趣。事實上在此之前,通過“旋轉門”而游走於官學之間的現象亦不少見。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薑異康、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蘇榮為代表的高層智囊出任山東、江西省委書記,執掌一方。另一個群體則是從智庫被選出委以中央部委一把手,比較典型的任命包括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夏勇升任國家保密局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陳竺出任衛生部長,萬鋼以非黨人士身份執掌科技部。
  高層智囊們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實戰空間與權力,不過,從智庫中走出的高官並不多,政府與智庫的人員雙向流動也非常態。羅豎一也在博客中寫道,大量的事實證明,讓專家主政地方,一般遠比外行領導內行的瞎指揮要好,希望謝伏瞻式的專家型主政者越來越多。
  人物簡介
  謝伏瞻,1954年出生於湖北天門市。工學碩士。
  1980年至1983年 在人民日報社工作。
  1986年 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作,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副局長、辦公廳主任兼學術委員會秘書長。
  1991年至1992年 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做訪問學者。
  1999年10月至2006年10月 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 任國家統計局局長。
  2007年10月 在黨的十七大上當選為中紀委委員。
  2008年6月至2013年3月 任國務院研究室主任。
  2013年3月 任河南省委副書記,同年4月任河南省省長。
  1996年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1年、2001年 分別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咨詢委員會顧問,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輯:SN0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d81wdegf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